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及教学变革

2015-08-04

什么是新媒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纷纭之中,我们会发现,新媒体总是与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即时性、互动性分不开。无论新媒体是什么,我们都需要思考新媒体的出现可能带来的教学变革。


一、新媒体会给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一段激动人心的视频“未来教育——英特尔的宏伟蓝图”,曾经风靡网络。这段视频描绘了数字化新媒体时代可能出现的教学情形。课桌上干干净净,无需教材,无需纸笔,只要一台平板电脑和食指,一切便尽在其中,一切便都可完成;教师从累赘的教具、飞扬的粉笔灰中解放出来,清新的数字化屏幕和平板电脑可以搞定一切;功能强大的网络连接、数字化的可视化的实现、即时的3D打印技术,使得在非数字化课堂上只能以文字、讲解来理解与想象的间接经验,转换成可视、可触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去获得“直接”经验。

经由数字化技术的帮助,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例如:教学内容能以立体的、集成的方式呈现,而不再总是线性的、平面的;如果需要,既可以无限放大,以深究其细节,又可以无限缩小,以观其全貌,察看与其他部分或要素的完整关系,端看教学目标之追求。就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不仅可以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而且由于虚拟体验、3D打印技术的介入,传统媒体时代在课堂上难以做到的“亲身”体验也能轻易实现。可以说,新媒体有可能帮助教学更好地解决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矛盾,即人类历史文化成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换言之,在数字化新媒体的帮助下,间接经验得以“直接”呈现,学生能够以“直接”经验的方式、“亲历”的方式,去体验、体会、学习、掌握间接经验,这样,便弱化了间接经验学习中抽象、枯燥、形式化的弊端,从而使间接经验与学生的个人经验实现无缝对接,使学生既能够轻易地与知识(间接经验)建立意义关联,又能够深刻体会间接经验的意义。

翻转课堂之所以迅速成为教学改革追捧的“明星”,就是因为它在数字化新媒体的帮助下,解决了传统媒体背景下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集体教学的背景下,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使学生可以自定步调、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更有支持性,真正实现预习的效力;使课堂空间成为所有人都能交流、表达的公共空间,而非教师的“一言堂”;帮助教师收集全面的数据,从而能够及时、细致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技术变革带来的教学变革,值得我们给予积极的关注。当然,也有人对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所谓的技术神话持不同意见。持不同意见者认为,无论技术能够带来多么大的变化,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学最根本的特性并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改变,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教学。例如:学生的学习总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习,无论运用什么新技术,也不能把教学过程变为纯粹的学习过程。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因而也不必将教学问题的解决寄托在教育手段的革新上。的确,如果没有对教学活动根本性质的深刻认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如果对教学活动有正确的认识,那么,新技术便能够为我们“锦上添花”;反之,新技术不仅起不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甚至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二、新媒体时代,教学的样子更模糊了还是更鲜明了?


1.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必须发生转变

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一说法虽然不够精确,也未见得被所有人认可,但它的确道出了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在“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对网络、对数字化给出态度,或许你热烈地欢迎它、享受它,或许你排斥它、拒绝它,或许你听之任之、安之若素,却唯独不能闭眼不见、充耳不闻,当它不存在。《南方周末》201488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人工智能将要统治地球?》的文章,文中引用了英国莱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简·扎拉斯维泽的观点。他认为,人类面对的最大威胁可能并不是自然进化的生物,而是某种人工智能。“如果有其他的智能出现,那将可能是电子类的或我们已经制造出来的某种事物。”即使如文章最后所言,现在的人工智能尚不能恰当地识别人类的自然语言,短期内并不构成“威胁”,但是,数字化或人工智能确实已经无孔不入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教育而言,在“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同样出现了以前未曾遇到的变化和问题。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少数人拥有知识、专断知识的情形被打破了,知识传播的渠道大大增加了。

少数人拥有知识(经验)、有经验的人向无经验的人单向传播(传递)、知识(经验)及拥有知识的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这是长久以来的情形。但是在数字化互联时代,这种情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信息和资料,知识、经验、信息不再专属于某些人;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相对安全的环境、自动化的设施,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就能习得应付生活所需的一般经验,因而知识的专门习得似乎不必要了。可以说,对相当多数的个体而言,如果只为应对日常生活,那么严肃而高深知识的学习确实不是必需的了。换言之,对个体而言,严肃、高深的知识以及拥有这种知识的人,不再天然地具有高高在上、令人景仰的权威地位。但是,对于全人类及人类的发展而言,严肃、高深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依然是必需的,需要一个个的个体作为活的载体去传承,进而去发现、发展新知识。因而,新媒体时代依然需要教学,但教学必须发生转变。

新媒体时代的教学首先要转变对待知识及知识传递的态度。要让知识从“神坛”上走下来,要使教学从“正襟危坐”中轻松下来,要使教师从“严肃”变为亲切,要主动帮助学生与知识建立紧密的意义联系,帮助学生去感受、体会、领略知识的美和价值,帮助学生成长为能够自觉传承知识并能够发现新知的独立个体。这样的教学形态,以往只有少数教师、个别教学可以自觉做到,而在新媒体时代,则必须、也有条件成为常态。当然,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还需要在内容组织、教学过程以及具体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自觉的、系统的变革。

2.新媒体时代的教师要体现独特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还必须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知识可以借由新媒体的帮助轻易获得的情况下,教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只是将教师定位于知识传递的角色,那么教师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教师的作用显然不限于传递知识。以往,在知识传递的任务紧迫、手段简单、渠道单一、难以迅捷而完美地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价值观引领,常常被知识传递的重负“掩埋”,需要极大的自觉挖掘和关注才能显现;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技术的帮助,教师得以从重负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发挥本应有的丰富多样的主导作用。显然,丰富多样的主导作用并非有了新媒体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还需要教师作出自觉的转变。教师只有自觉改变长期以来把自己当做知识“二传手”的态度,努力改变教学作风,主动发挥更多样的作用,才有可能在新媒体时代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例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质疑知识、选择知识,自觉培养学生有根据地进行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在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他们在不经意间就能接收到海量信息,这些信息是真是假是否有价值,都需要学生进行判断。因此,依据线索或一定的标准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质疑和批判,就成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品质和能力。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这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如此一来,新媒体时代,教师似乎更重要,更不可替代了;而教学本应有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选择能力和质疑精神等功能也更加凸显。

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体时代,教学凸显了其本来应有的丰富的样子、多样的功能。即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更是通过传递知识,提升学生的品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需要警惕地对待新媒体吗?


提到新媒体的副作用,人们立刻会想到:捧着书本严肃认真研读的情形少了,食指划动手机查看信息的情形多了,大量的阅读是碎片化、即时化、浅表化的,系统、持续、深入的阅读不多了,这样的阅读状况令人担忧,因为它可能阻碍人们从事严肃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事实上,新媒体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远远不止于此。

1.“虚拟代偿”可能淡漠对现实的需求

在传统媒体下,学生能够非常明确地知晓文字和语言所描绘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区别,因而对直接经验有着强烈的需求和向往;而当虚拟空间、虚拟影像介入教学时,学生则很难辨别现实与虚拟的区别(最好的虚拟就是追求像真的一样,就是要模糊它们之间的界线),从而把虚拟当现实,淡漠了对现实、对直接经验的亲历需求。更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以为虚拟是真实现象的数字化再现,其实它是经过选择、加工的主观再现,它以貌似客观真实的方式呈现着主观、虚拟的内容。虽然以文字呈现的教材内容也要经历选择、加工与改造的过程,但新媒体的呈现方式却更有隐瞒性、欺骗性。因此,我们不得不时常要问一问,是“谁”数字化了这个“内容”。

2.强大的搜索引擎可能危害独立思想的形成

正如百度所宣称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强大的搜索引擎能够让人瞬间获取海量信息。但是,我们搜索到的很可能是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甚至是大量无关信息。当海量信息扑面而来时,尚未完全具备辨别能力的学生有可能被良莠不齐的信息所淹没,很难形成清晰的、有见地的思想。更需要警惕的是,新媒体的技术产品往往与生产商、供应商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得到的,通常是信息产品的生产商、供应商想要让我们得到的。因此,看似客观的网络信息很可能是利益操纵的结果。更可怕的是,由于强大的技术支持,某些组织或个体还可能通过轻易地操纵网络信息进而操纵人们的思想。

因此,面对新媒体,我们要给出态度,要积极适应并作出适当改变。无论是旧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不能天然地应用于教学,必须通过有目的的、自觉的改造,才能使其服务于教学。